拉线、刨土、起垄,莒县招贤镇吕家庄村贫困移民孙家娟,正在社区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大棚里打工。“像孙家娟这种情况,一家五口人,年底能享受4200块钱,合作社大棚的分红,再就是外来务工,每天60块钱,基本上就能脱贫。”近日,吕家庄村党支部书记管西征向记者介绍道。
近年来,随着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全市已累计发放移民直补资金8.9亿元,投资3.84亿元实施各类扶持项目共1504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为加快贫困移民增收,我市水利部门依托地方资源优势,鼓励移民进行土地集约经营,做好产业开发文章,培育壮大库区发展新的增长极,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良性发展。特别是通过开展市级产业扶持项目试点,累计利用市级财政资金1100万元,已扶持发展种养殖、经济园林等特色基地产业项目11个,助推移民增收效果明显,为探索新形势下扶持移民增收新模式,积累了有效的经验。
同时,借助六大兴水工程的实施,促进库区移民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有效优化移民村发展环境,提升发展水平。东港区借助环日照水库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在极大改善水库周边生态环境的同时,通过土地流转、社会保障、打工就业等方式,增加移民收入,实现工程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发挥,帮助日照水库库区13个贫困移民村实现脱贫。
产业扶持是贫困移民脱贫解困的重要抓手,我市水利部门在产业项目安排上,尽量向贫困移民相对集中的移民村倾斜。像东港区前高庄青山羊生态养殖、惠家庄产业园区,岚山区刘家峪观光采摘园等产业扶持项目,均落户在省定或市定贫困移民村,通过土地流转、设施租赁、入股分红、打工就业等方式有效增加村集体和移民收入,解决项目覆盖区贫困村、贫困移民脱贫问题。(记者 黄建玲 通讯员 文晓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