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作为一个地域较小的沿海城市,如果不开放,就是一个偏居一隅的边陲小市;一开放,就会小市变大市。
为助推日照外向型经济不断发展,日照市坚持实施“开放活市”战略,千方百计走出去、引进来,通过全方位扩大开放,让城市充满活力。
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日照有着吞吐量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的大港,以及一些内陆城市无法比拟的物流成本优势。在日照,每生产一吨钢,仅物流成本就能节省二、三百元;每吨油能节省百元左右;从产业“梯度转移”规律看,沿海往往要比内陆更容易吸引外来的项目、资金和技术。
然而,目前日照的外向度与拥有的优势却并不相称。
“这种短板主要表现在我们的距离,也就是有这么好的港口条件,而我们的开放与这些条件的匹配还有很大的差距。”日照市商务局局长李宜东认为,日照对外开放还有很大的空间。
对外开放既是日照突出的短板,也是今后发展的最大潜力和出路所在。今年,日照机场旅客吞吐量有望突破40万人次,青日连铁路已开始铺轨,鲁南高铁有望年内建设,便捷、高效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在未来二、三年的时间就能形成,这为日照面向海外及国内其他地区的开放,打下了良好基础。
对外开放,引进来的不仅是资金,还有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这些助推着日照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新常态下,我国对外开放的思路正在发生从对外开放到“双向开放”的变化,日照市实施“开放活市”战略,同样强调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李宜东认为,把国外的市场带回来,带回来了市场就带回来了企业的活力,带回来了企业的利润,带回来了企业的市场同时也把国外市场的标准带回来。正是因为这种双向的对外开放,为日照今后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走进国际市场不能像在家里一样怎么都可以,必须按照国际市场的标准和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来适应国际经济的发展。
今后一段时间,开放活市如何去做,是摆在日照面前一个重要课题。今年11月初,中国日照—澳大利亚联邦北领地经贸合作交流会在日照召开,双方在扩大经贸合作,深化互利互惠关系的基础上,就深化两地务实合作规划出清晰的“路线图”,将双边政府和企业间的合作不断推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成为日照扩大开放的务实之举和有益实践。
李宜东表示,在接下来这些年要围绕开放活市这一战略,继续做好平台建设、市场的开发和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对外开放这一系列的工作,从而带动日照市的各个领域经济的全面发展,真正的与实际的沿海开放城市这个名称能够吻合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