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6年,气候灾害的数量和程度,都略好于往年。今年春季,在我国大部分主产区出现干旱少雨的情况,但没有对苹果花期和挂果产生大的不利影响,开花量同比增长3成左右,套袋数量增长20%以上。
进入夏季,除辽宁省以外的大部分产区雨水开始增多,苹果生长环境得以改善。但以大连瓦房店市为中心的辽南苹果产区,在7月下旬以前,接连爆发的旱情尤为严重。整个地区气温持续偏高、降水偏少,为历史上第三个枯水年。水库、河床、水渠干枯,果农要驱车到十几里外拉水浇灌果树,抗旱救灾成为当地果业生产的主题。西部产区的主要威胁还是局部地区的暴雨、冰雹灾害,甘肃静宁受气候偏旱和暴雨及雹灾影响,2015年产量持平或略增,但苹果质量影响较大,商品果率低于往年正常年份。陕西白水8月下旬的雹灾,致当地尧禾镇、林皋镇等3万亩果园受灾,苹果损失在3万吨以上。
总的来说,在今年的苹果生长后期,全国范围内气候基本“给力”,增产已成定局。华北地区的河北、山东、山西和新疆,增产幅度相对较高,大多产区有10%以上的增幅;西部陕西、甘肃,和辽南、豫西三门峡地区增产幅度小于华北各省,增幅在5%左右最近两日,烟台牟平王格庄的优质苹果价格开始上涨了,80毫米以上的由3.2元上涨到3.4元,个别客户要求高质量,价格甚至涨到3.8元。 但是次果价格却在下滑,由此可以看出,2016年烟台地区苹果质量不高,优质果偏少,残次果过多市场消费不了,价格直逼酒果。后期富士苹果如果质量不高,2016年苹果就有意思了。入库苹果更不是一般人能看透行情。
2015年新果价格已经很低了,去年很多人就吃过存苹果的苦头,存的人肯定多不了,老百姓受尽了卖不了的苦楚,秋天苹果一下来,就会把大部分卖掉,就算存也不会超过总数的1/3,这样进入市场的量就非常大了,至少得有2000万吨,这么大的量根本就消化不了,价格必定被压的很低,很可能膜袋在1块钱之内,纸袋2块多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