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城市“变身”大城市、小城市“变身”中等城市?这个可以有。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东省设立新的中小城市试点方案》。据悉,山东将选取一部分Ⅰ型小城市和Ⅱ型小城市进行试点,在5年内将其分别培育成中等城市和Ⅰ型小城市。试点城镇名单将在12月公布,属于Ⅰ型小城市的章丘以及属于Ⅱ型小城市的济阳、商河、平阴能否成为试点,目前还未可知。
焦点一:
山东一批小城市将在5年内“升级”
章丘济阳商河平阴有戏吗?
按照上述方案,山东将从城区人口50万—100万的12个中等城市中,选取5个城市进行试点,到2020年培育成为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记者了解到,从目前全省市县城区的人口规模上来看,属于Ⅰ型大城市(城区人口在300万人—500万人之间)的,只有两个市,分别是济南(城区人口303万人)和青岛(城区人口338.27万人);属于Ⅱ型大城市(城区人口在100万—300万之间)的,也只有5个市,分别是临沂、烟台、淄博、济宁和潍坊。另外,枣庄、威海、滨州、德州、聊城、菏泽、东营、日照、泰安、莱芜、即墨、新泰这12个城市均属于中等城市(城区人口在50万—100万之间)。也就是说,下一步,山东就将在这12个中等城市中选取5个城市进行试点,在5年内将其培育成为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
据了解,下一步,山东将从城区人口20万—50万的39个Ⅰ型小城市中,选取10个县(市)进行试点,到2020年培育成为50万人口以上的中等城市。引人关注的是,在济南,属于Ⅰ型小城市的城市只有一个,就是城区人口为26.96万人的章丘。而且,山东还将从城区人口20万以下的43个Ⅱ型小城市中,选取15个县(市)进行试点,到2020年培育成为20万人以上的Ⅰ型小城市。而在济南,城区人口为12.55万人的济阳县、城区人口为12.2万人的商河县以及城区人口为10.1万人的平阴县都属于Ⅱ型小城市。除此之外,山东还将选择部分非农就业达到75%的镇,培育设立10个以上镇区人口超过10万人,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的新生小城市;培育30个以上镇区人口超过5万人,地方财政收入超过5亿元的重点示范镇,进行小城市试点。
山东要选择一部分Ⅰ型小城市和Ⅱ型小城市进行试点,在5年内将其分别培育成中等城市和Ⅰ型小城市,那么问题来了:章丘、济阳、商河、平阴有可能成为试点吗?记者了解到,今年9月至10月,设区城市会统一向省里申报辖区内试点城镇。到今年12月,试点城镇名单才会公布。也就是说,章丘、济阳、商河、平阴能否成为试点,目前还未可知。
焦点二:
试点城市落户限制将全面放开
在当地租房可携全家落户
所在城镇若被选为试点,对居民来说都有哪些利好?按照上述方案,山东将落实国家有关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全面放开试点城市落户限制,健全完善集体户口制度,拓宽外来人口落户渠道。并且,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凡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或合法稳定就业的人员,本人及其配偶、子女、父母,均可以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利好还远不止于此。据了解,山东将在试点城镇加快建设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具体来说,会推动优质教育、培训、医疗、商业服务等机构在试点城镇设立分支机构,引导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在试点大城市布局发展,扩大三级甲等医院对试点城市医院的对口支持范围,并建设具有购物、旅游休闲等多种功能的商贸综合体,方便居民消费和生活。
在试点政策方面,山东将按照“权责一致、依法下放”的原则,通过委托、交办等方式,赋予新生小城市县级管理权限和重点示范镇相应县级管理权限。城市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和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等有关政策也会适当向试点城市倾斜,而且,山东还将推进相对集中行政执法权向新生中小城市和重点示范镇延伸,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撤县(市)设区的步伐也将加快。据了解,山东将加大行政区划调整力度,把设区市周边空间地域接近、一体化发展趋势较强的县(市)逐步撤县(市)设区。按照国家新的设市标准,支持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县撤县设市,推进有条件的试点镇设置为市。并且,将城区、镇区周边具备一体化发展条件的乡镇或村庄,合并划入中小城市或重点示范镇,拓展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