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日照市把提升城乡居民救助水平作为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之一,增强救助托底保障能力,提升精准扶贫水平。
70岁的李溪文是日照街道小莲村的村民,他和老伴儿基本没有生活来源,身体也都不太好。前两年,老伴儿还因为一场手术,陆陆续续花去了近八万元医疗费。不过,由于老两口于2009年就办理了低保,所以从2013年到2015年,两人共享受到民政医疗救助共计2万3千多元。
2015年,日照市把提升城乡居民救助水平作为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之一,其中,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对象等困难群众住院费用除了医保报销部分,个人负担部分的救助比例由原先的60%提高为70%,救助限额提高到每人每年2万元。
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也得到了提高,城市低保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月430元调整到46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2700元调整到3100元,并完善了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以及临时救助资金筹集和发放机制,提升科学化、精细化救助水平,确保困难群众能得到及时救助。
救助是托底性的民生保障,要想帮助困难群众摆脱贫困,则需要精准扶贫。在积极开展产业、项目和社会扶贫的同时,日照市分批派出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坚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大力推动行业扶贫,组织实施村级道路畅通、饮水安全等10项重点工作,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扶贫攻坚,2015年共实现农村脱贫3.3万人。根据市委、市政府近期印发的《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日照市还将通过实施“十大精准扶贫行动”,全力推进精准扶贫,计划在2018年兜底完成,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日照网(记者 鲁晓薇 张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