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自建厂房,至少需要1亿元,通过租赁厂房,不仅可以节省大半的精力和时间,而且节省的资金可以优先用来购买设备或作为流动资金。”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顺亚邦物流有限公司经理葛文波说。该公司是今年日照开发区建设现代创业中心首批入驻的企业之一。
今年以来,日照开发区因势而动,全面推进了外商服务、现代创业、工业邻里“三个中心”建设,打造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营商环境。3月31日开工建设的现代创业中心内,顺亚邦项目目前厂房基础工程已基本完成;5月28日,外商服务中心破土动工,基建工程正加紧推进;6月4日开工奠基的工业邻里中心综合楼,基础工程已过半。
相对于飞速发展的先进制造业,日照开发区现代服务业仍是短板,尤其是工业区内缺乏完善的生活配套。“建设‘三个中心’,既是日照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突破园区、聚力招引”的迫切要求。”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徐淑利说:“新常态下,项目招引靠拼资源、拼政策的老路已行不通了,现在拼的是过硬的营商环境。”
在现代创业中心,落户企业只需提出建设标准和要求,就可为其‘量身定制’厂房,而无需企业再去衔接征地自建厂房。除多个产业片区外,中心还规划了综合服务中心,提供宿舍、医院、食堂、会议、娱乐等服务,成为企业“保姆式”的综合性物业中心。
由于“拎包入住”的巨大吸引力,现代创业中心启动3个月来已有10余家企业表达了落户意愿,有现代物流、高端医疗设备制造等多家企业进驻,包括一家海洋重工企业。为保证项目“含金量”,开发区对进驻企业设置了“严格”门槛,只有科技含量高、环保节能、成长性好的优质项目才可进驻。现代创业中心还引入了“智慧园区”的理念,通过大数据和“云”平台等现代科技手段的整合,实现智能化管理。
坐落于中韩产业园的外商服务中心,则定位于韩式风格,设计、装修都聘请了韩国专业人员,为外商创造与国际接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工业邻里中心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其中公寓面积4万平方米,配套服务设施1.1万平方米,为周边40多家企业的产业工人提供住宿、餐饮、购物、休闲娱乐、办公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建成后将成为一个功能强大的综合性社区。
“‘三个中心’的建设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政府科学统筹,有效调动社会资本,打造服务于企业和社会的公共服务平台,”中心运作负责人告诉记者,建成后将由管委出资成立的项目管理公司统一打包租赁过来,再租给有需求的企业。“比如,政府用2000万元将厂房打包租下来,再以1000万元的价格分租给需要的企业,政府只用1000万元即可撬动4亿元的投资。”
良好的营商环境有效助推了项目的招引和落地。今年以来,日照开发区先后推进了派沃泰三工厂、天星自动化、柳成缸套、临港现代物流园等19个产业项目,完成实际利用外资8190万美元;新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的项目137个,累计注册资本7.9亿元。(记者曲亚平通讯员文军文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