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来,连续9年对全市农村60周以上老党员新农合个人缴纳部分,给予全额补助;2012年以来,连续3年组织市县乡党员干部全覆盖联系走访建国前入党老党员,累计走访1.1万余人次;2013年以来,各区县全部建立“困难党员关怀救助基金”,累计发放救助金210余万元,帮扶生活困难党员2700余人次……
以上这些数字,是日照市深入落实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实打实帮扶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真实写照,也是该市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巩固党在基层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日照市在基层党建工作实践中发现,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既体现在对党员队伍的全面引领上,也体现在对党内特殊群体的关怀帮扶上。对此,该市针对全市农村60岁以上老党员、建国前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三类群体,先后制定政策、统筹资金、整合资源、聚集力量,多方面给予关怀帮扶,取得良好成效。
农村60岁以上老党员:新农合个人缴纳部分全额补助
农村老党员为党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党在农村工作的重要根基和依靠力量。为体现对该群体的关心关怀,2007年日照市出台《关于对年满60周岁农村老党员参加农村合作医疗进行补助的意见》,统筹市县财政和党费30余万元,对全市年满60周岁的农村老党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需个人缴纳的费用进行全额补助。2007年至今,该市每年享受补贴的农村老党员人数在3.6万人左右,占农村老党员人数的34.5%。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日照市60岁以上农村老党员新农合个人缴纳部分由2007年的10元提高到2015年的100元,全市需承担总额也从30余万元增加到360余万元,但是,日照各级党组织对基层工作的重视程度没有变,对农村老党员的关心关怀没有变,仍然统筹资金,给予全额补助,统一由镇村干部直接发放到老党员手上。有的老党员感动的说:“自己年纪大了,不能再为党组织从事具体工作了,但是党每年都记得我们,心里觉得很暖和。”同时,市县组织医疗、卫生等部门,为农村老党员开展免费体检、送医送药到家门等活动,为老党员提供便捷医疗服务。据统计,9年来,市县财政、党费共拨付老党员新农合补助资金1120余万元,开展送医下乡、医疗志愿服务等410余场次,受益农村老党员1.2万多人。
建国前老党员:市县乡党员干部全覆盖联系走访
日照市是沂蒙革命老区重要组成部分,解放初期,该市仅莒县就有建国前入党老党员13300多人。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建国前老党员2849名。日照市委充分认识到,建国前老党员是党组织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最为珍贵的政治资源,也是开展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最鲜活的载体、最生动的教材。2012年,该市开展了“干部下基层、直通老党员”活动,组织市县乡三级4700多名党员干部对全市3752建国前老党员进行“全覆盖”联系走访,为每名老党员送去慰问金、慰问品及市委《致建国前老党员的一封信》。活动中,各级党组织共发放慰问金、慰问品计款130余万元,更重要的是,党员干部近距离了解了党的光辉历史、面对面感受了老党员的高尚情怀,取得了关心党员、教育干部、改进作风的良好效果。一些走访同志说:“老党员向我们讲述了推着小车支前、组织民兵打鬼子、死里逃生为党送情报的事迹,说到激动处,还打着拍子唱起革命歌曲,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党的艰辛历程,更加坚定了始终跟党走的信念!”
同时,市委深入挖掘建国前老党员的精神内涵,形成了以“一心向党、公心为民、用心实干、清心律己、热心传承”为主要内容的“五心”本色精神;对相关资料、革命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建成了本色党性教育基地和党性教育主题活动室,成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载体。2013年、2014年,该市又分别组织开展了“送温暖、听意见、受教育、固本色”活动和“本色精神受教育、‘三严三实’送温暖”活动,累计组织党员干部全覆盖联系走访建国前老党员7855人次,发放慰问金280余万元;组织370多个单位、4.2万多名党员干部到本色教育基地和主题活动室接受党性教育,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形成了对照“‘五心’标准、弘扬‘本色精神’、践行‘三严三实’的浓厚氛围。
生活困难党员:成立“困难党员关怀救助基金”
日照市加大对基层因病、灾、祸等造成生活困难的党员以及无经济来源、无生活依靠导致生活困难的老党员的帮扶力度,在2013年下发了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长效机制的《意见》,采取镇村推选审核、区县管理运作、市级配套补助的操作办法,指导区县全部建立了生活困难党员关怀救助基金。区县委组织部专门设立基金账户,根据本区县党员队伍实际,采取“党费补一点、财政拨一点、党员捐一点、社会筹一点”的办法,筹集30-50万元的基础基金,每年“七一”前后筹集补充。市管党费对每个关怀救助基金给予10万元补助,并对基金的管理、运行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同时,该市严格基金救助对象的确定程序,全部由基层党组织通过召开党员会议的形式确定,并根据生活困难党员实际,申请300-2000元不等的救助资金,经乡镇党委审核后,报区县组织部审批、领取,帮扶对象基本情况、推荐结果等在党员所在基层党组织公示。
为加强对关怀救助基金的管理使用,确保公开透明,每年由区县对基金来源及用途等在一定范围公开公示,年底向市委组织部报告基金使用情况;市县建立督查回访机制,对基层救助对象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督察,确保帮扶的党员是真困难、真正经过民主推荐程序。据统计,2013年以来,全市共发放救助金210余万元,2700多名生活困难党员得到帮扶救助,健全完善了生活困难党员帮扶救助的经常化、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