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各地黄页网站联盟: 济南| 青岛| 临沂| 日照| 烟台| 威海| 滨州| 德州| 潍坊| 枣庄| 淄博| 菏泽| 济宁| 泰安| 莱芜| 聊城| 东营| 即墨

日照黄页网五莲站
首   页| 企业家风采| 资讯频道| 人才频道| 信息超市| 网络推广| 网站知识| 乡镇之窗| 网上登记| 企业留言| 自助建站| 最新加入
关键词: 区域:  
旗下网站: 日照买房网 日照酒店网 日照汽车网 日照家居网
  日照钢铁网 日照建材网 日照旅行社网 中国绿茶网
  日照律师网 日照食品网 日照医疗网 日照美容网
新闻类别
       日照经济新闻     
       日照旅游资讯     
       商务频道     
       企业最新报道     
       黄页软文     
       人才招聘     
       日照概况     
       趣味知识     
       电子商务     
       日照外地名人     
       房产资讯     
       健康生活     
       旅游线路     
       景区景点     
  信息类别
日照滚子窑:曾辉煌几千年 只剩两家坚守(组图)
来源:日照黄页网 发布时间:2014-4-23 8:14:03 阅读:1193
揭秘日照最后一座滚子窑:曾辉煌几千年
揭秘日照最后一座滚子窑:曾辉煌几千年
揭秘日照最后一座滚子窑:曾辉煌几千年



  日照老城区西北6公里、山东路北侧田家窑村,日照最后的一座滚子窑就坐落这里。

  这个从龙山文化开始,就已经开始辉煌了几千年的手工产业,在中国开始步入工业化浪潮的今天,命运如何?

  这,激起了记者的浓厚兴趣。

  清明节后,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记者沿着硬化的村村通道路,来到这里,寻找追寻那些曾经辉煌的记忆和剪影,探访这个中国最古老行业发展的命运和出路。

  在田家窑村和日照市东港区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记者分别见到了正在做花盆的刘家玉爷仨、吕相密父子和日照市东港区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夏勇。

  曾经窑炉林立 如今只剩两户人家坚守

  记者顺着路刚走进田家窑这个村,便看见一位年过6旬的大爷正从家里往外搬刚做好的陶胚,这位老人就是刘家玉。

  当天上午10点左右的太阳很明媚,刘家玉在歇息片刻的时候拿起烟斗边抽烟边向记者讲起了自己记忆中的田家窑。

  打记事起,村里有六七十户人家做陶器,田家窑窑炉林立。筛土、和泥、拉坯、晾坯、上窑、烧窑、出窑、分级运输,人来人往,一片繁忙。但今天村里就剩两户人家还在坚持做,我们这老一代人,年纪都大了不愿再受这个累,年轻人又嫌这个行当没有出去打工挣钱多。所以,制陶的人越来越少……一座座窑炉被拆除,仅剩下一座集体的滚子窑,由全村公用,且半月十天才开一次窑,唉……

  随后,记者又走进田家窑的另一户窑工吕相密家,今年48的吕相密,是田家窑最年轻的窑工。他与父亲吕方安,共同经营着田家窑另一家窑货作坊。

  70岁的吕方安说:在民国时期,日照大户人家建房用的瓦当、滴水等窑货,好多都来田家窑定货。石臼大航运资本家贺仁庵家,曾找俺父亲定窑货、建祖宅.

  据日照市东港区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夏勇介绍:明朝洪武年间,田家的第八代女老祖从江苏东海逃荒来到此地,并将手工制陶的技艺也带了过来,从此这个地方被命名为田家窑村。自从第八代女老祖在此定居后开始祖辈传承手工制陶技艺。周边吕姓、刘姓、冷姓等邻居也先后加入到制陶行业,至今已经延续了600多年。

  面对传承难这一窘境,刘家玉老人无不担忧地说:等到我们这一代人都干不动了,或许这门手艺就会彻底的失传,这可是老祖宗的手艺呀!

  大件难觅踪影 一般只做利润微薄的花盆小件

  随着玻璃、塑料、不锈钢等材料器件的出现,市民对陶器的需求减少。田家窑制陶人无奈开始由制作大件陶器,转向制作花盆等利润微薄的小件陶器。

  记者在刘家玉家里看到一上午时间他们爷仨做的全都是小花盆,家里也是摆满了花盆、聚宝盆等小物件。刘家玉说:现在一般人家大都用塑料盆、不锈钢盆,很少有用陶盆、陶缸这些大件家伙什的了,所以我们现在除了做些定制的陶器之外,做花盆等小物件比较多些。

  吕相密告诉记者:在农业生产队的时候,谁家有制作窑货的手艺,谁家就不用担心讨不上媳妇。会制作窑货的家庭,比在单纯种庄稼的家庭收入要高出一大截.但目前这种窑炉林立、窑前忙碌的辉煌风景已经不在。

  在吕相密的家门口,记者看到有一种形状比较罕见的花盆。他解释说这是之前青岛那边过来订做的,我们按照他们提供的图纸制作。这种一般是园艺公司摆放在公园中使用,独特的造型显得比较个性一些。

  粘土资源越来越少 且用且珍惜

  田家窑窑货之所以能六百年经久不衰、代代传承,除了窑货制品曾是百姓日用的必需品、田家窑窑技艺越来越精湛之外,田家窑及周边地区优质的、丰富的、能就地取材的窑货原料,也是这一行业在这里落地生根后经久不衰的另一个秘密。

  夏勇介绍说:田家窑窑货所用的原料质量非常好,陶胚做好后甚至可以直接拿到太阳底下晒。其他地方的原料做成的陶胚,一见到阳光就会因热胀冷缩不均匀而开裂。

  为什么田家窑窑货原料的质量这么高?夏勇介绍说:对这一现象,我多次来这里做了调查。最后,还是从田家窑及周边地区的地理位置上,得到了较为科学的解释。

  在远古的第三次冰期时代,地球气候更加干寒。来自西北利亚高原的大风,也带来了漫天的尘暴。田家窑及周边地区被西北部的凤凰岭等山脉的阻挡,尘暴呈现扬谷机的扬谷效应, 对尘土进行了等级分离,同一质量的尘土颗粒,就形成了一条几公里宽的细密性非常均匀的尘土带,形成田家窑及周边地区的优质窑货原料带。

  而其他地区,则将大自然分类没有这么好的粘土,通过水溶、离心、沉淀等工序,才能获得细密的高质量的粘土制陶原料。其质量优势、成本优势,往往比不上田家窑地区。

  这是田家窑600年经久不衰的内在秘密。但是,这些年田家窑及周边地区搞农田建设、搞城乡建筑、道路建设,把这些珍贵的优质原料,大部分都人为破坏掉了,或被生熟土混合,或压在了建筑物、道路之下。这些原料是大自然千百万年才形成的,是不可再生资源。人们只有物尽其用,才能制定出合理利用这一资源的规划。

  制陶手艺难传承 技艺被列为日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2年末,为保证田家窑手工制陶技艺能够得以保护和传承,日照东港区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向日照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递交手工制陶技艺(东港手工轮盘制陶技艺)材料,申请日照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日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评定办法,日照市文广新局组织有关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了论证审议,东港手工轮盘制陶技艺被日照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夏勇告诉记者:被列为非遗后,我们制定了5年(2012年至2016年)保护计划。我们还为田家窑的手工轮盘制陶技艺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以鼓励他们保留传统加工技艺、加强新产品的开发,推动手艺的保护和传承。同时,我们还积极帮助他们接单,帮助他们接了园艺公司、古建筑维修的一些订单。

  据了解,2013年日照东港区在日照市植物园举办了日照市东港区首届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体验展,轮盘制陶被列为体验展项目之一。2014年,日照市东港区文化、教育部门联合开展了传统文化传统技艺走进课堂活动,把手工艺人,请到学校的讲台,非常受小学孩子们的欢迎。夏勇称:我们将争取把制陶作坊,变成校园孩子捏泥巴的体验、旅游基地,推动中华文明的代代传承。

  延伸阅读: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十月在济南举办泰山东岳庙会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邀请专家来支招淄博桓台公布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9项被收录作者:蔡纪香   来源:齐鲁网

版权所有  日照黄页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支持 山东东方太阳律师事务所
地址:五莲县安阳路001号(实验中学对过) Email:rz96114@163.com  联系电话: 13863309456 0633-2222114     访问统计
鲁ICP备05048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