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希光近照
□陈希光简历
著名话剧演员。1955年出生,日照市岚山区岚山头街道甜水河村人。1973年进入大连市话剧团任演员;1978年调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任演员,后曾任该院副院长;现为中国国家话剧院国话东方影视公司董事长,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学会会员,曾获文化部青年表演一等奖,话研会“振兴”奖,戏剧“梅花奖”“文华奖”等。 曾在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伽利略传》《迟开的花朵》《沙恭达罗》《高加索灰阑记》《天使来到巴比伦》《蒙塞拉》《保尔·柯察金》《关汉卿》《几尔加美休》等30余部话剧中担任主角;曾参加电影《海望》《秋瑾》《黑楼孤魂》《独身女人》《女性世界》《遗落荒原的爱》《灿烂的季节》及电视剧《汉正街》《皇城根》《赵匡胤》《你的生命如此多情》《葛定国的夕阳红》《笑着活下去》《生死谍恋》《潜龙行动》演出;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中担任幕前朗诵,曾为多部国产影视剧及国外译制片配音。另外,在本院制作的多部电视剧及电视电影中任制片人和饰演主要角色,其中《岁月长长路长长》获“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中央电视台首播奖”。《走戈壁的女人》获第十届“全国人口文化奖”。
2011年6月21日,电视剧《漂亮主妇》登陆北京影视频道黄金剧场。这部被誉为中国版“绝望主妇”的都市情感电视剧,演绎漂亮主妇们的喜怒哀乐,让观众备受期待。陈希光在这部剧集中饰演廖红杏的丈夫周邵同。尽管这是一部以女性为主打的剧集,但是饰演廖红杏的丈夫周邵同,却用别样的魅力征服了观众。在剧中,他饰演的周邵同与妻子之间丰富的感情戏,更是令观众折服。 从保尔到关汉卿,从白云飞到魏四海,从陈思和到程泰森,再到周邵同……时间跨入2011年,这个已经年过半百的陈希光,却仍然魅力非凡。他塑造的每一个人物,都活生生地印刻在观众的心底,如此清晰。 话剧、电影、电视剧,三类看似相同的影视创作,陈希光在近40年的演艺人生中,像魔术师一样苦练各种绝活,演绎出各个不同的灵魂。
有麝自然香,千里马终究遇伯乐
从事演艺职业并不是陈希光少年的理想。品学兼优的他,最大的理想是长大以后成为一名工程师。即便是在那个“读书无用”的时代,这种美好的理想和信念也没有泯灭。 童年的陈希光是个比较内向的人,他的小学同窗说他“少言寡语,不善交流”;他的初中老师说他“在生人面前说话都会脸红”。所以在他成为职业演员以后,同学、老师包括街坊邻居无不感到惊讶和诧异,都说:“不可能,他这种性格本身不可能与表演沾边的。” 古话说:有麝自然香,千里马终究遇伯乐。这个伯乐就是他的中学老师高老师,得高老师启蒙,陈希光最终进入演艺圈。高老师是学校“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老师,曾经做了许多次动员工作,连拉带扯地把他拽进了校文艺宣传队。在宣传队,他学会了唱歌跳舞,还演了“革命样板戏”,小歌剧、独幕话剧等。宣传队的日子为他今后的演艺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陈希光常常感叹:“如果说今天在自己的专业上还算有所成就的话,最要感谢的人就是高老师。是他指引我走进演艺圈,是他的辅导让我考进大连话剧团。没有高老师,就没有今天的我。” “记得在毕业前一个下午,我们正在排练,来了几个年长的干部模样的人,当时高老师介绍说是市里的领导来审查我们的节目,我们每个人都卖力表演。排练完高老师只把我留下了,直到这时我才知道这几位老同志是大连市话剧团招生组的老师,是为话剧团来选演员的。”陈希光回忆道。就这样又经过三次考试,他于1973年9月正式进入大连市话剧团。从此,开始了他的演艺生涯。
惊喜连连,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进入大连话剧团后,陈希光一边参加由团里办的培训班学习,一边参加正常的排练和演出。这期间,他先后在《风华正茂》《霓虹灯下的哨兵》《万水千山》等十几部话剧中担任重要角色。 1978年上海戏剧学院来大连招生,当时的他已经在大连小有名气。可他毕竟没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去上戏深造是他梦寐以求的。他立即找到团长提出报考上戏的请求,团领导一句话就把他的请求拒绝了:“你已经是团里骨干,现在工作脱离不开。”不给开介绍信,那就自己闯进考场,陈希光觉得只有这一条路可走。 当时,上戏的考场设在大连艺术馆,他悄悄进了考试现场,坐在最后一排看别人考试。可是没多久,他就被监考老师发现了,一位姓范的老师了解了情况后对他说:没有介绍信没关系,你准备一下,待会儿可以直接考试。当陈希光把朗诵、唱歌、形体和老师现场出的即兴小品《蛛丝马迹》做完之后,四位老师立刻把他叫到面前,告诉他:你不用复试了,只要再经过文化考试和体检就可以录取你了!但你最好能从单位开一封介绍信来,把手续补办一下。“天呐!难道就这么容易么?事先我真的没想到。”陈希光微笑着说。 当天晚上他兴高采烈地回了家,又一个意外出现了,家里坐着两位等候多时的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女老师,她们是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招生组的,当天也在上戏的考场。她们开诚布公地说明了来意,说看了陈希光的考试觉得非常好,其实他用不着再去上戏了,可以直接调到北京,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做演员,而且老师们说剧院特别需要像他这样的年轻演员。陈希光笑着说,真没想到,一天之内竟有两个天大的惊喜! 面对人生转折的两条路,陈希光没有犹豫,他要去上戏深造。可是,当上海戏剧学院老师离开大连之后,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领导和导演从北京赶来,再次对陈希光进行了专业考试。“现在国家剧院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特别需要陈希光这样的演员……”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领导恳求地说。最终他们的诚意打动了陈希光的团领导,团里最后决定放陈希光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
怀揣梦想,旋转在舞台中央
1978年11月16日清晨,和煦的阳光洒在长安街上。怀揣着梦想与忐忑,陈希光走进了坐落在长安街旁的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第二天,他便被分配到正在排练的在当时风靡全国的话剧《于无声处》剧组,扮演男主角欧阳平。第一次到国家级大剧院就演那么重要的角色,对陈希光来说压力很大。可经过自己的努力和老艺术家的言传身教,最终他较好地完成了角色创造。新生代话剧崭露头角,众多经典轮番登台,话剧焕发出蓬勃生命力。不到5年的时间,陈希光就演了十几部话剧。在那个话剧兴盛的年代,每一出戏都要演百场以上,他常常是晚上演出,第二天就排练新戏,而且一年中多半时间都有演出,还经常去外地巡回、慰问演出。陈希光常常回忆一个情景:演出完后从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剧场出来,和同台的演员走在洁净明亮、刚刚洒过水的长安街上,呼吸着新鲜空气,再到东单路边上的一家回民小店,要上一碗简易涮羊肉,喝上二两二锅头,谈论着演出的得与失,那真是惬意啊。 有一部话剧他诠释了成长的历程,有一部话剧他演绎了毕生的心血,有一部话剧他十年之间演了两次,那就是《保尔·柯察金》。这也是陈希光演得最投入的一部话剧,不仅仅是因为他演了两次。保尔·柯察金是好几代人熟悉的英雄人物,无论是小说、电影、电视、舞台,哪种艺术形式,他都是“久经考验”的,不光是人更是他的精神。 1990年,陈希光35岁。他曾扮演过保尔,年轻的他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让保尔更人性化,把舞台的焦点集中放在保尔对生与死的态度上,以此来折映保尔思想的火花。当时连演一个多月,场场爆满,并创下50场演出的纪录。当时陈希光为了把剧本里写的20多岁的保尔演好,吃了不少苦头,他的努力最终让观众相信了演员真的就是那个年纪。 2001年,陈希光46岁。他又接到复排话剧《保尔·柯察金》的任务。而这一次,他说:“我没有十分的把握,但我会竭尽全力。”距离演出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他要在一个月内紧急减肥,这对一个老演员来说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半个月后,当同事在排练场再见到陈希光时,发现他已经明显地瘦下来,陈希光也高兴地比划着:“我瘦了10斤了!”为了揭开陈希光减肥的秘密,中午同事们看到了他“残酷”的午餐:两条黄瓜和两个西红柿,面对一桌子的美味佳肴陈希光视而不见。后来,陈希光告诉大家,节食只是其一,还要辅助吃些减肥药。另外,有一个“杀手锏”是别人学不来的:穿着风衣排戏,不管天气多热,他都坚持穿着一件厚风衣,这样带妆排练除了能快速进入角色,每天10个小时的排练时间能捂出不少汗,这样也就达到了减肥的目的。这就是一个专业演员的作风,这就是一个有魅力的保尔·柯察金。
多年话剧生涯,奠定“戏骨”基础
说起来,陈希光是十分喜欢演话剧的。直到今天,说起当年主演的20多部话剧,他依然显得很兴奋。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影视作品的冲击,话剧院上演的剧目越来越少,从前那种观众爆满的场面基本上见不到了,这让陈希光十分困惑。演员如果没戏演,就跟农民没地种一个道理。虽然他非常热爱话剧,但现实却让他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他先后在影视创作上塑造了不少不同类型、有血有肉的银屏形象。像《皇城根》《汉正街》《笑着活下去》《生死谍恋》《漂亮主妇》等多部影视剧。多年的舞台经验,为陈希光的表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陈希光从一个受众面较为狭窄的舞台剧演员,逐渐让全国观众所熟识。 到目前为止,陈希光拍了不少影视作品,其中有一部收视率颇高的电视剧《笑着活下去》,他在里面饰演程泰森。程泰森这个角色表面上冷酷无情、麻木不仁,其实他有情有爱。正如徐丽然所言,程泰森有情,只不过是他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罢了!由于陈希光的出色演绎,这个角色赢得了观众较高的评价。这种内敛的表演传递出人物内心世界的情感,陈希光的“戏骨”风范一览无余。 陈希光喜欢研究剧本和角色,突破自己。说起别的事,他总是言简意赅,但说起对角色的认识时,他就立马来了精神,其实,沉浸在角色中的他是非常善于表达的。 命运让他选择了做演员,一晃从艺已经近40年了。回首过去,有欢乐,有惊喜,也有痛苦和寂寞。这么多年来陈希光最深的体会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岗位,也许你所从事的工作并不是你理想的职业、你的最爱,但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只有爱,爱你所从事的专业和职业,你才会下大工夫,花大气力,发奋努力,不断提升,不断创造。一个人是有多方面潜能的,有时候往往自己都无法判定。人们常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要特别注重平日的修养、磨练和积累。当有人正在怨天尤人的时候,你却在努力学习,积攒知识与技能,待机会真的来了,你就会得心应手,就会展示出你的实力。而机会是不会与一个有准备的人失之交臂的。 现在陈希光除了做演员工作之外,还担任中国国家话剧院国话东方影视公司董事长。陈希光说,没有几年我就该退休了,但我想退休并不是一个人工作的终点,只要身体允许,只要还心存激情与希望,就应继续工作、继续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