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在日照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发了一份申报材料,就一次性办妥了市政设施类审批所需的多个许可。“无需多头跑,在这里办事痛快,既省了时间又少操了心。”2月11日,黄伟向记者感慨,“手续拿到手,没有了后顾之忧,项目后续推进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干了。”
今年1月,黄伟负责的御水湾项目启动,主要是开展房地产开发。因建设需要开设出入口,可按规定,开设出入口牵扯到市政设施,需要办理工程建设涉及城市绿地(树木)、占用及挖掘城市道路、道路封闭等多项审批。“要是一一报审的话,需要挨个跑到国土、规划、住建、城管、交警等市、区七八个职能窗口,还真是有点麻烦。”
春节前,黄伟听说东港区正在推行工程项目全流程个性化集成服务,于是就按照要求在网上办事系统填报了有关申请。为让项目尽快推进,第二天,项目管家联合勘验服务队便上了门,现场明确了施工位置,确定了封闭道路路段。
道路挖掘、苗木移植、道路封闭等相关事项也被一并纳入了并联审批程序,黄伟一次性就拿到了涉及多个审批事项的“批文”。目前,该项目已完成立项,进入工程规划和施工许可办理阶段。
在全区实行工程项目全流程个性化集成服务,东港把目标锁定“让干部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甚至不跑腿,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当时给御水湾项目跑腿的16名“项目管家”,是从市、区住建、自然资源和规划、城管、行政审批等多个部门抽调的业务骨干。2022年以来,该区为239个项目或企业派出“项目管家”,其中针对项目建设共组织联合勘验206次,缩短办事时间大约80%。
然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的事项杂、环节多、耗时长,况且不同的情况需要的手续也有差异,如何既便捷又高效地办好?东港区将策划思维融入流程再造,对受理的每一个项目都统筹审批事项性质、具体环节、规定时限等因素进行个性化设计,找出事项办理服务的“最佳方案”,打通项目落地审批的“最短路径”。
譬如,项目开工需要用地批准手续办结后,才能走用地、规划、图审、施工许可等审批流程。但办理用地批准需逐层报批,法定公示时间不可压减,要是等着手续办结再进行后续的审批,耗时长。如何提速?
经过流程再造,审批部门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在进行项目用地审批手续办理时段,同步开展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事项的模拟审批。待项目获得用地批准手续后,模拟审批结果转变为正式审批结果,实行多证齐发,实现“拿地即开工”。
如今,东港区已经将全流程个性化集成服务关口前置到受理前、群众身边。更多党员干部化身“项目管家”,带着办事流程、惠企惠民政策,在推进审批便利化的同时,向群众面对面开展服务、排忧解难。东港区政府更是搭建了微信、政府门户网站等网上联系平台交给群众,“有问题、有困难尽管说!”
最近,东港区应众多企业和项目需求,接连出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互联网服务外包以及文旅产业振兴等政策措施,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提振活力。对此,东港区委书记刘祥龙表示,每一个项目、每一个企业都有各自不同的成长,建立成长档案,在严格监管的同时,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专属服务,解决好经营者的“心头忧”“眼前难”。“只有政府把该办的事办到位了,市场主体才能放手干。”(卢立平 曹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