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推出了“稳增长十条”“技改专项贷”等一系列稳经济促增长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减压、闯关、增信心、添动力,全市生产供给继续恢复,质量效益不断提高,经济延续恢复态势。
工业生产平稳运行
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长4.1%,比上半年回落0.7个百分点。完成产值 2337.53 亿元,增长10.0%。其中,钢铁行业 1140.79亿元,增长1.5 %;农副食品加工业 315.45 亿元,增长33.7%;石化行业173.16亿元,增长129.0%;汽车制造业 124.22亿元,下降14.9%;造纸行业89.92亿元,增长2.9%。
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89.85亿元,增长8.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8.82亿元,增长8.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3亿元,增长18.5%。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3.67亿元,增长6.6%;商品零售86.18亿元,增长8.1%。升级类消费增势良好,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45.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47.6%,通讯器材类增长11.2%。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7.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9%。分领域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0.3%,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1.7%,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37.2%,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7.1%,占比6.0%。商品房销售面积135.16万平方米,下降12.9%。
货物进出口总值843.4亿元,增长9.3%。其中,出口324.3亿元,增长27.3%;进口519.1亿元,增长0.5%。从主要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78.3亿元,增长7.6%。钢材出口82.1亿元,下降22.4%。农产品出口36.8亿元,增长18.6%。从贸易市场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358.4亿元,增长48.6%,对RCEP签署国进出口439.5亿元,增长25.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9.38亿元,同口径增长8.7%。其中,税收收入86.37亿元,增长1.0%,同口径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6.6%。税务各项收入(含海关代征税收)565.75亿元,下降4.5%。其中,国内税收收入156.25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下降5.3%。7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661.76亿元,比年初增加355.7亿元、增长10.8%。本外币贷款余额3660.76亿元,比年初增加295.27亿元、增长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