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其中出口是外贸创收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山东省是一座农业、工业齐发展的省份,所以在产品出口方面也相对多元化。农产品、农副食品、机械产品、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纺织服饰、塑料制品等)均是本省的主要出口产品门类。
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2021年的出口额为例,山东省以17582.7亿元位列第4位。
在2022年第一季度,山东全省已完成出口额4179.0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1.6%,已完成了去年全年度23.8%的水平。
具体到省内各市的层面,除日照市比去年同期下跌外,其他15市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枣庄实现翻倍增长;潍坊、泰安增速超60%;临沂、菏泽“减速”明显。
在出口额方面,青岛、烟台、潍坊继续保持省内前3位,枣庄升至第13位。
?青岛一季度出口额已过千亿
青岛是省内第一大工业城市,且产业多元化。家电、汽车零部件、集装箱、通用机械、纺织服装等都是青岛常见的出口产品。
在2022年第一季度,青岛已实现出口额过千亿,达到1150.97亿元,独占全省的27.5%,继续以极大优势领跑全省。
在全国范围内,青岛第一季度出口额位列第13位,高于同为沿海城市的厦门、天津等。
?潍坊增量最多、增速第二
潍坊是省内农业、工业“两手硬”的代表性地级市,机电产品、纺织服饰、农产品占据潍坊出口产品过半的比重。
今年一季度,潍坊迎来漂亮的出口“开门红”,566.88亿元的出口额已完成去年全年的30.4%,位列全省第3位、国内第26位。
与去年同期相比,潍坊出口额增加了216.35亿元,居全省首位;增速高达61.7%,仅次于翻倍增长的枣庄。
?枣庄增速居首,增量第五
在今年一季度,枣庄在多项经济指标上的增速都达到了省内第一梯队,进出口便是其中之一,其中出口额实现翻番,比去年同期增长115.5%,增速高居全省第一;38.14亿元的增量位列省内第五位。
根据当地统计数据,仅3月当月,枣庄就完成出口额31亿元,比去年3月增长167.7%,占整个一季度的44%,极大的拉动了一季度的增速。
?日照负增长、泰安末位但增速可观
一季度,日照成为省内出口额唯一负增长的地级市,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6.1%,减少34.17亿元,降至省内第11位。
出口额的下降并非在今年一季度“骤降”,而是在去年第四季度就开始出现。与去年一季度至三季度相比,日照从10月份就开始了出口额的下跌,将全年的出口增速拉低至17.3%,增速居省内倒数第二。
日照的钢材出口占全市出口额的三成以上,由于出口价格降幅较大,影响了全市的出口额。
进出口是泰安的短板之一,在今年一季度,泰安仍未摆脱出口额位列省内末位的处境,但高达61.5%的增速是可观的进步,进一步缩小了与菏泽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