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涛 郑玥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的这句诗,用来展现现代人对于居所的畅想最恰当不过。一座城市的世界能级,不可复制的城市尺度,历史限量的山水资源都是独一无二的特定良选。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是一座新兴的沿海开放城市,地处山东半岛南翼,素有“东方太阳城”之美誉,拥有“蓝天、碧海、金沙滩”的自然风光。

7月1日,日照正式启用了阳光海岸绿道,南起灯塔广场、北至两城河南岸,总长约28公里的阳光海岸绿道全线贯通,还市民亲海、休闲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了日照城市最靓丽的风景名片。
日照除了海洋资源以外,山水资源也是独具特色的。位于高新区的卧龙山,东临大海,西与河山遥遥相峙成重关之势,南和奎山隔海相望如旗鼓之状,北绵延至古镇两城。构成日照沿海基岩沙质岸。俗话说:山多高,水多深!丝山之名,即因雨后“悬流如丝”而名。
近年来新兴的网红打卡地——春风十里乡村文旅创意园,位于河山镇,该镇旅游资源丰富,有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汉字摩崖石刻“日照”巨书,有河山风景区、沁园春风景区、泉山云顶风景区3家AAA级景区。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以休闲健身、采摘娱乐、文化创意为主的休闲创意小镇。日照河山因众河之源而得名,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山主贵,水主财,山水资源的特色是不可复制的。

日照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是“龙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莒县陵阳河遗址发掘的原始陶文早于甲骨文1000多年,为中国文字始祖;日照黑陶已有5000年历史,是华夏文明之瑰宝。日照人杰地灵,西周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姜尚,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文学评论家刘勰,当代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等名人志士的故乡都在日照。
提起日照文化底蕴,不得不让人想到卧龙山,它又称丝山,丝山北麓,有驻跸岭、驻跸庙。一说这里曾是秦始皇的古战场,曾屯兵于此,故至今还有两个老村:东屯、西屯;一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曾驻兵于此,并敕令尉迟鄂公监修“驻跸庙”,岭内有卸甲庄,为唐太宗卸甲歇息之地,今山岭村庄尚在,庙宇已不复存;清光绪《日照县志》记:有褚遂良书,今存残碑数十字。相传李世民东征驻兵于此,因此被认作是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歌德曾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线条流动,犹如浅唱的低吟,形状起伏,上演节奏的脉动,一石一瓦,一草一木,凝聚着建筑人的独运匠心。以线、以面、以形,勾勒出关乎建筑的几何乐章。
卧龙山下一整片建筑群体汇聚于此,原筑偏属美式建筑,山语罗兰属于英式建筑,海曲府、山水龙庭属新中式徽派建筑,而卧龙春晓则是新亚洲风格,将传统意境和现代风格对称运用,在关注现代生活舒适性的同时,又延续中式传统古风古韵。区域内形式多样的建筑风格,形成了一片建筑型博览馆。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